水泥路面VS.柏油路面

水泥路面的硬度其實很夠,但由於工作上的關系,難免會有重機具在水泥路面上行走,就會造成破壞。

如果表面上損壞就不能利用水泥再來補強了,因為水泥需要承受的力量來支撐,所以關係在它的厚度,若是厚度不夠也會在造成它的破裂,為了讓原有的水泥路面更完美平順更好走,那就只好在水泥路面上鋪上一層三到五公分厚度的柏油。如此一來會讓平整度高,不管是行走、騎車或是開車,都變得更舒服。

◎水泥路面的缺點:
  1. 車輛輪胎摩損較柏油路面快
  2. 水泥路面施工後有等待期,因為要等水泥乾、工期長
  3. 成本貴因為還有加鋼筋,但相較柏油路壽命長一些。
  4. 易產生顛簸,行車噪音較大。

柏油柔性鋪面不需伸縮縫,不易產生裂縫。鋪築成本較低,局部修補也較為容易,工期短,行車噪音低,是被廣泛應用在工廠、停車場、行車道路等的路面。

行車道路改為使用剛性水泥路面?宜三思!

民國85年3月19日刊 聯合報第11版

楊永斌/臺大土木系主任(台北市)

根據昨日報載,台北市政府為改善台北市道路品質,明年度將首次試辦剛性路面,將忠孝東路和羅斯福路換鋪成水泥路面。此事誠宜三思而行,不可貿然付諸實現,其理由如下:

  1. 水泥路面之平整度極不易控制,難度相當高,如果施工品管不好,極易變成顛簸路面,乘車的舒適度反而下降。國內北二高就曾有一路段因施工不良,造成路面的凹凸,後來花了很多功夫,才將路面約略加以磨平。
  2. 水泥路面一定要留伸縮縫,否則將因日照產生高熱而龜裂,並從伸縮縫開始破損,再度造成路面的凹凸。
  3. 剛性路面較柔性之柏油路面更不易維護,美國早期的高速公路多採剛性路面,後因維修不易而變成聯邦政府沉重之財政負擔,因此新造之高速公路鮮有採用剛性路面的。
  4. 剛性路面較不吸能,因此行車其上,較無平順之感,有如腳踏車的輪胎漏氣一般。
  5. 國內都市機車流量甚大,若在水泥路面發生車禍,則其後果不堪設想,重傷或死亡之機率大增。
  6. 國內道路經常為了埋設管線而挖挖補補,未來若是採用水泥路面,則維護的成本倍增,鋪設也要二至四週方能使用,恐非市府及市民所能忍受。

基本上,所有的道路都是需要維護的,如果因為維護能力不足,而怪罪柏油路面舒適度不佳,那恐怕不是推卸責任的理想方式;試問世界上有幾個國際性的大都會,它的路面是採用剛性路面的?